2019年4月25日下午,國際知名沉積地質學家、波茲南密茨凱維奇大學A.J.(Tom)Van Loon教授為我院師生作了題為“The ice-age theory: how did it develop?”及“Ground fissures related to the 2016 Kaikoura (New Zealand) earthquake: an enigmatic feature”的報告。此次報告由學院副院長余繼峰主持。
在“The ice-age theory: how did it develop?”報告中,Van Loon教授對冰期研究的發展過程進行了介紹,并對各學者對冰期研究的貢獻做了講解。Van Loon教授強調,在冰期研究的過程中,并沒有一種學說是能亙古不變的,一切都在發展之中金祥彩票官网网址,各種學說不斷產生、發展、消亡更能促進學科進步金祥彩票官网网址。Van Loon教授認為,學科交叉常常能帶來靈感金祥彩票官网网址,看似不相關的專業間的交流反而能夠摩擦出創新的火花。
Van Loon教授在作完“The ice-age theory: how did it develop?”的報告后金祥彩票官网网址,又做了“Ground fissures related to the 2016 Kaikoura (New Zealand) earthquake: an enigmatic feature”的報告金祥彩票官网网址,這個報告主要介紹了Van Loon教授在一次澳大利亞地裂縫調查中的發現及一些想法。Van Loon教授通過介紹這次報告想與我院師生探討地裂縫的成因問題。報告結束后金祥彩票官网网址,學院師生與Van Loon教授進行了交流金祥彩票官网网址金祥彩票官网网址。
此次會議加深了我院師生對冰期形成的認識,增強了學生們的創新意識和國際化思維能力,為我院的ESI學科建設做出了貢獻。

Van Loon教授作報告

報告會現場